? ? ?青花釉里紅俗稱“青花加紫”,是將青花與釉里紅相結合的一種瓷器裝飾手法。青花和釉里紅都是中國陶瓷傳統釉下彩裝飾。兩者制作工序大體相同,不同在于青花瓷以鈷料著彩,釉里紅瓷則用銅紅料著彩。青花釉里紅兼有青花瓷的明凈素雅,釉里紅的深沉濃艷。因而,青花釉里紅自誕生之日起,歷經數百年,精品迭出,一直是深受人們喜愛的名貴品種。
?
![]()
? ? ?此件瓷器為青花釉里紅漢初三杰雙耳梅瓶,口徑9.0cm,底徑11cm,高35cm。此瓶器身整體修長高挑,直口,頸部細,雙耳,腹身垂鼓,圈足,體線猶如兩個對稱的“S”形,靈動柔美。口沿青花繪飾雙弦紋將釉里紅相隔,頸部繪芭蕉紋,器身漢初雙杰紋為主題紋飾。層次鮮明,而且幾近苛刻的呈色環境下,諸如此雙耳梅瓶所呈現出的紫紅色并略微泛灰色色調,且發色勻稱即是標準至極,具有極高的藝術成就。
?
![]()
? ? ?青花與釉里紅優勢互補,兩相映襯,相得益彰。釉里紅所用的銅紅料在高溫下容易揮發,呈色純正很不容易,一旦呈色,顏色都比較濃重,少見淡彩。因此,釉里紅不能像青花那樣,做到細致繁密,以及豐富的深淺層次變化。
?
![]()
? ? ?而青花的呈色,類似于水墨畫,有色階、濃淡、深淺之變化,可以勾線,可以渲染,可以是細膩的工筆,也可以是灑脫的寫意。因此,青花彌補了釉里紅呈色層次變化的不足,而釉里紅則豐富了青花的色彩和風韻。釉里紅的裝飾手法一般涂色塊較多,細線條描繪較少,這是由于高溫銅紅燒成條件要求高,紋飾常常暈散。也正因為這樣,釉里紅的色塊往往顯得渾厚深沉,氣韻生動,淋漓酣暢。如果與清新雅致的青花紋飾相結合,往往能達到令人滿意的藝術效果。
?
? ? ?元代瓷器是中國陶瓷發展當中的重大轉折點,在陶瓷裝飾歷史上有著劃時代的意義。但因元代青花瓷器燒制時間短等原因使其存世量較少,元代青花釉里紅作品更是少,存世也就更為罕見。
?
? ? ?中國的青花釉里紅瓷具有非常高的欣賞價值、收藏價值及歷史價值,歷來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愛。縱觀近二十年以來,古瓷珍品的交易無不注重流傳有緒,尤以青花釉里紅器為甚。據了解,青花釉里紅價格上漲速度遠遠超過其它品類陶瓷,幾乎是一年一個價。尤其在近幾年收藏界,青花釉里紅以其獨特的風格深受收藏愛好者的喜愛,價格漲勢如火如荼,元代、明代甚至“清三代”青花釉里紅瓷都能交易幾千萬元,漲幅幾乎難以估算。